北外考研网

北外考研培训辅导班有哪些



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计算机大学生
大学生四年毕业后,正常的话,无外乎走上二条道路:一是读研究生深造;二是进入社会就业。当然,有少量大学毕业生可能出国留学或走上其他非正常道路,在此不作重点描述。
在大学四年级毕业季,大学生最终能顺利走上这两条道路之一,前期至少有两个环节是少不了的:一是考研或就业的抉择。一般在大二暑期(最迟,大三上学期)要确定好自己的选择;二是为了自己的抉择而努力准备。如果下定决心要考研,从大三下学期到大四上学期,差不多一整年的时间要认真复习考研;如果毕业要到企业就业,那就要为了想从事的工作岗位锻炼所需的技能。
一、考研据统计,2020年考研人数为341万,录取111.4万,录取率为32.7%;2021年考研人数为377万,录取113.1万,录取率为30%;2022年考研人数为457万,录取109.7万,录取率为24%;2023年考研人数为474万,录取76万多,录取率仅为16%(不过,由于年底疫情放开,很多考生阳了,有超过160多万考生弃考,故录取率约为25%)。从数据可以看出,近些年,考研人数在逐年递增,而且每年增长数量为几十万人,而每年的录取率呈下降趋势。
笔者在拙作《计算机专业大学生之路》第一部《四年让你变得优秀》中有一章“考研深造”,详细介绍了考研的动机、学硕和专硕的区别、怎样备考、怎样复试、怎样调剂,甚至最后还简单介绍了保研(推免生)情况。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找这本书,或者在我的个人公众号“计算机大学生”上也可以看看刊载的这篇文章。
考研动机千千万,不管你心怀什么目的,只要是认真考虑后做的决定并努力复习备考,不管最终结果是上岸与否,都是可以接受的。遗憾的是,有些考生考研纯粹是给自己找一个“上进”的借口,对家长、亲戚朋友说“他在考研”,实际上,他也不好好复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课堂上还经常拿出考研复习资料来糊弄任课老师,这些考生最后的考研结果自然不会是太好的。
考研的笔试备考非常关键,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如果笔试成绩没过校线,没有参加学校研究生复试的资格;如果笔试成绩没过国家线,没有参加研究生调剂的资格。通过社会上的考研培训班,网络上的备考宝典等各种网文,考生可以获得大量的考研复习备考知识和信息。在此不再重点介绍考研笔
史爱武考研插图
试备考的内容,笔者将重点介绍往往被很多考生忽视的一个环节——复试中的面试,也叫综合素质面试。
应该说,所有的考生都会重视研究生考试笔试环节,考到合适的分数,离自己的理想学校才会越来越近。不过,很多研究生考生可能忽视了研究生的复试,特别是复试环节中的面试。研究生的录取分数一般都是基于初试笔试成绩和复试成绩按比例组成,比如,有些学校计算机学院的初试笔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的比例分别为60%和40%。所以,每年3-5月份研究生复试季节,经常也会看到一些“大跌眼镜”的结果——笔试考第一名,复试后没被录取。这样的结果一般都是“复试滑铁卢”导致的,也就是复试成绩拉了太大的后腿。
相反,有些同学的笔试成绩并不是很突出,但是复试中大逆转,考研综合成绩排名能上升到前列。这里介绍一个真实的例子,笔者团队的一个本科生,2022年成功考上一所211高校的计算机研究生,他的笔试成绩排40多名,复试后综合排名上升到10多名,整体排名提升了30多位。

以计算机专业考研的复试为例,复试一般包括专业课笔试、专业课机试、英语能力测试和综合素质面试几个部分。前面三部分基本和大学课程考试过程中的类似形式一样,而且都已经通过了初试笔试,复试过程中的这三部分也都相对比较简单,只要按照网上的学长学姐写的复试经验来复习和准备就差不多,除非对于某些跨专业的考生可能有些许难度,因为他们本科学习阶段可能根本没经历这些学习和考试过程。所以,复试的考生基本在这三部分差别不太多,但是在第四部分(综合素质面试)环节,不同的考生可能差别就比较大了。
在综合素质面试环节,复试考生其实根本不需要担心自己的英语自我介绍不好(只要能顺利介绍完即可),不需要担心自己的口齿不清(只要说的话,别人能听懂即可),不要担心自己长的不漂亮或不帅(真没啥面试导师关心你的长相),除了一些基本知识的问题之外,很多面试导师最关心的还是你的“成果”——有没有获得高水平的学科竞赛奖项、有没有获得含金量高的技能证书、有没有参加真实的项目实践。当然,成果方面还包括发表高水平论文、申请专利或软著等,但是本科生一般在这些方面还是比较弱的,很少有学生能有这些成果。只要是在竞赛、考证和项目实践这三方面,复试考生能有些拿得出手的成果,他的复试分数一般不会是太低,往往会是比较高的。
因此,换个角度来看,如果考研的学生想在复试过程中获得高分,从而在初试笔试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也能逆袭上岸,可以在大三下学期进入考研复习期之前在竞赛、考证和项目实践等三方面多下点功夫,积累一些成果。在校期间,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参加一些专业相关的学科竞赛和考取一些含金量比较高的技能证书,是专业实践的方式,也是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应用途径。拙作《计算机专业大学生之路》第一部《四年让你成为优秀》有一章“考证,或是竞赛”专门介绍了考哪些证书,参加哪些学科竞赛,除了笔者在书中介绍的证书和竞赛之外,考生可以关注下自己学校发布的一些相关通知,一般每个学校都会在大学阶段积极组织学生们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和报考各种证书的。如果是获得社会上企业都比较认可的技能证书,或者学科竞赛获得省级奖项以上,这些证书和竞赛奖项就算得上比较高水平的了,在研究生复试就是大大的加分项。
对于计算机等工科专业来说,更多复试导师更看重工程实践能力——也就是学生是否参加过真实的项目实践。所以,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要计划考研的话,笔者建议,在大二暑期开始,参加校内教授团队的项目实践,在团队内刻苦努力实践到大三上学期结束(大三下学期就要准备考研复习了),整个实践差不多也有半年时间,也可以独立完成不少项目任务。这些项目实践经验对研究生复试是大有裨益的。

总之,如果是准备考研的话,一定要重视复试环节,一定要记得,学科竞赛、技能证书和项目实践可能会让你逆袭上岸。如果对学科竞赛、技能证书不甚感兴趣,项目实践可能是你最自然的选择——既有利于你的考研复试,也有利于你将来的职场就业。

LEAVE A RESPONSE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Related Posts

|京ICP备18012533号-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