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考研】考研过来人告诉你数学教材的正确使用方法(2020考研英语一完型)
首先,数学的课本几乎囊括了我们在本科阶段所应该具备的方方面面的数学知识。
但是,考试并不会考察所有,并且对不同的知识点的考察难度也是有不同的。
“形无数而少精确,数无形而少具体”
说的就是很多时候,对于一个定理、定义的理解往往是要结合着实际的图像、例子来的。
然而,市面上绝大多数的考研数学辅导教材,只是干巴巴的把数学定理定义誊抄总结在自己的书中。并不解释一下这个定理的深刻理解。
很多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会强调对定理的理解要深刻,而什么才叫做“深刻”?,是把使用到这个定理的题目疯狂刷个几百道吗?
不,那只叫熟练!
那什么叫“深刻”?
直接说可能不具体,举几个例子给你:
为什么等价无穷小替换只能替换乘除,不能替换加减?什么情况下是可以替换加减的?
泰勒公式为什么长得那么具有规律性?
不同的中值定理之间是怎么相互推出来的?
定积分是怎么来的?二元积分又是怎么来的?
……
以上很多,也许考研可能并不会考一些具体的题目。但是你不弄懂,遇上一些有
挑战性的题目时,你就容易无从下手。
所以教材是要看的,但是不用全部看。
除了中值定理那个部分,基本上所有的定理证明都是可以不用看的。
特别难的课后习题也是可以不用做的。
特别诡异的定理也是可以不用记的。
记住一点:
课本是用来加深你对所要考的知识点的理解而不是熟练度就行。
首先,我想说说,课本应该怎么和全书、考研老师的视频相结合?
毫无疑问,课本应该是放在所有的最前面的,在复习一个板块时,我们应该先把课本对应章节过一遍。然后再听课,看全书。这样才是最好的复习顺序。
有的同学一开始就一口气把数学课本拉通看一遍,我表示不提倡,因为缺少题目的训练、光光是课本后面的题目远远不够。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老师讲课慢,全书步骤有点跳,你会这样感觉得原因就是因为,你对课本的定理理解还不够深刻。
还没有掌握常用的、大家都约定俗成的解题模式。
当然不用!
编习题的老师在编习题的时候并没有根据考研大纲来编写的。不少习题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增强同学们对定理的熟练度和理解。
所以,我们必须面对考研来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习题来做。
来源声明:本文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参考学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湖北 考研立场
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
可了解各类课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