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中科技大学有机化学专业考研经验分享(华中科技大学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随着各个学校不断复试结束,21届好多上岸同学都来报喜了,接下来将为大家持续推送各个学校的考研经验分享。去年已经推送的一些学校的考研经验分享大家可以去历史记录查看。
本公众号发的考研经验分享文章,均为之前观看本公众号并考研上岸的同学所写,由于经验性文章介绍各个学校考研备考资料时,不可避免会说到各个书籍和网课,在这里强调一点,文章没有给任何书籍和机构做广告,只是给大家作为参考,大家自己选择!?
华中科技大学有机化学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1.个人情况
本科:江西地区普通二本?应用化学专业
考上院校:华中科技大学?有机化学专业
考研分数:365分
一开始备考的时候,我准备了两个学校,选择这两个学校的原因就是要他们的专业课的书目是一样的,考的科目也是一样的,一个难,一个相对于来说较简单,当时我的第一选择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机化学专业,第二选择是华中科技大学有机化学专业。当时是想拼一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但是也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万一真题觉得太难的话,我可以有退路选择,到最后真的是就觉得报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压力太大了,最终选择了华中科技大学,相对而言没有那么难。知进退也很重要!对自己有清楚的定位和自知之明!
个人观点择校原则:
(1)先选择城市再选择学校。
我是一个比较恋家的人,所以嗯,报考选择学校的时候,我考虑的是要离家更近一点,更方便回家,所以我选择了武汉。因为也许研究生毕业之后就可能是在武汉发展。我觉得武汉,相对于北上广来说是一个更加包容的城市,相对而言以后生活的压力没有那么大。(我是一个只要想家就要立马买票回家的人??)
(2)个人能力的匹配度。
考研大家都想要考更好的学校,选择学校之前可以多看一些学校的真题,选择一个适合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学校,其实有的时候选择是大于努力的,选择两个学校的好处就是可进可退。当然这样做的风险其实也是挺大的!因为换了学校以后,后期就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准备写真题。在选择学校之前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能力以及上限在哪里,这样子的话成功的几率会更高!
(3)对专业课的喜好程度
每个学校对专业课的要求都不一样,选择报考学校的时候,可以选择两门专业课,是自己喜欢擅长的专业课,这样选择备考的时候学习专业课会更加的轻松,有助于增加自己的信心!由于我从大一的时候就是有机化学,比较感兴趣,所以我的有机化学打的基础比较好,我大一的时候听过一些盛涛学长的课,当时没有买。疫情期间在家里比较焦虑,家里的学习环境也不是怎么好,我们学校是五月底接近六月份开学,所以我买了学长的课。
3.考研资料选择和复习流程
(1)有机化学
由于我们这一届考研是遇到了疫情,没有带课本回家,呆在家里学习环境没有学校的图书馆好,所以内心是极其焦虑的,在网上找了很多的资料,就是希望能够加快我的学习进程,大概是三月初,最后想起了大一的时候在有机化学大讲堂公众号看过一点学长的课程,选择买了学长的课在家里听,听课是一个外界向大脑输入的过程,然而看书本的话,是你自己主动的,要去把知识输入大脑,所以我觉得听课的话比看书要更轻松!学长的课程很齐全,所以听完课以后,加上课后的习题讲解,我基本上没有看课本,有机化学备考的整个过程,我都是在听课!嗯,在整个备考的期间,其实时间是很长的,由于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所以嗯,会知识点的遗忘是很正常的,我选择的是一遍又一遍的听课刷题,忘记了的知识点,找到对应的章节回去听就可以了,回忆起来很快,比回过头去看书更轻松!其实整个备考的过程当中,也会出现自我怀疑,就是只听了课,没有去看课本,后期也买了提升课程(有助于提升合成和机理的书写!!!!!!)到现在回过头来看,其实觉得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嗯,学长的课程上面的知识点很系统也很完整,能把课听懂会写课后的习题,想要考到自己预期的分数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所以我还是很感谢学长的这个课程的,在此也推荐学弟学妹们购买这个课程,希望你们能从中多多受益,一遍一遍的听,加深理解,可以为其他的学科挤出更多的时间!(10月份之后开始刷真题,真题上面的知识点以及扩散点都需要熟悉,有机化学不会像中科大一样难,当时考完觉得自己是一定有140分的,其实后来回忆,其实答案可能没有什么问题,可能是有机化学里面一些机理的书写格式,可能不太符合华中科技的要求,所以最终分数更低)
同样是三月初疫情期间在家,没有课本也没有书,看电子版的书,其实是很难受的,所以当时买了物理化学傅献彩上册的书,在家里边听清华大学朱文涛老师的课程(课程其实学姐学长们大部分都有在百度网盘里面),听的过程当中呢?我有做一些笔记,听完一章看一章的书,相对于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需要看书本过程更慢一点,六月份开学到七月中旬,差不多一个多月,我们都是在赶这个学期的实验课以及写实验报告,时间比较紧,加上期末考试,所以暑期我是从七月中旬一直留校留到了九月份开学,这两个月我完成了傅献彩两本书的课后习题以及看完了一遍教材,然后我就开始写沈文霞的考研指导,这本书的知识点很基础比较全,比较系统,更有利于我们的理解。我推荐大家在写物理化学课后习题的时候,一定要自己去思考,你求解计算题的过程和计算的过程,你需要准备一个很厚的本子,自主思考,最后再对答案,物理化学的单位以及计算结果是很容易出错的,这些很细小的细节都要注意,所以我推荐物理化学多花一些时间,把习题的过程写下来纠错,后期你就不用再去刷课后的习题,只需要看你的这个本子上的错误就可以了,虽然速度比较慢,相比较于只是列公式看解题思路,这种做法收获更大!(有了前期写习题的基础,10月份后写物化真题更容易,以往几年物化的选择题填空题目简单,题量相对于少,原题重复率也高,但是今年物理化学的选择题和填空题的题量更大,并且难度更高,相对于来说,真题与之前几年的重复率几乎为零,我和我的同学都觉得简答题和大题目也是完全没有重复的,所以当时考完试极其没有信心的!)
单词:背单词,我选择了用扇贝app,还是一样疫情期间在家里的时候觉得备考来不及,就
选择了考研的核心词汇,大概是2300多个,三月初每天用扇贝刷单词,可以刷到600至800个,我是边用app边手写,因为我觉得手写的话可以加深我的记忆,持续被持续回忆,整个备考期间我都是一直在用扇贝app反复刷2300多个核心词汇。
阅读:我跟大多数人一样,是听的 老师的课,大家可以关注 老师的公众号,里面的听课技巧,法师老师都会细说。我觉得英语基础比较好的人可以直接听唐诗老师的课,如果英语基础不好的话,可以听 王琢老师的阅读课(强力推荐),房主老师讲的阅读课很基础,基本上是一字一句的翻译,对大家提高阅读水平是很有 助的。
翻译:我当时选择的策略是直接不看翻译,选择放弃,因为每年的全国平均分也就是2到3分的样子,不会很高,主要的重头戏是阅读和作文。
作文:过来人血的教训,一开始跟大家一样,是在背王江涛老师的作文书,但是对于记忆力不好的人来说,去背作文,然后再打到熟练的过程是很艰难的,我还听了刘晓燕老师的课,最后一个月才听的 的石雷鹏老师的作业课,很后悔一开始的时候不是选择的,是石雷鹏老师,以至于整个备考期间,在作文的方面我做了很多的无用功,石雷鹏老师的作文课真的很好!!!!!!!(一定要听)
完型填空:从这几年的趋势来看,完型填空逐渐变得简单,更好拿分,我考研的时候,现在考研经验是完型填空部分,就是全部都选一个答案的话,你也能得到三分,其实近两年来完型填空是越来越简单了,我当时也是听的陈仲凯老师的课。
?
?
(4)政治
我的政治是从七月份开始的,我是从听 老师的课开始的,七月份开始,每天听一个小时,然后写笔记,每听完一个章节,写 老师的1000题,加强巩固知识点。一开始我刷 老师的1000题是挺困难的,出错率会很高,到后面我就反复的刷1000题一遍又一遍的刷。我是把题号在a4纸上面写下来,一遍又一遍的刷错题,我觉得刷错题的部分,对自己的提升是很高的。到最后一个月,潇潇龙老师的肖四肖八出来了,以后我们就是刷肖四肖八的选择题,最后背 老师的肖四的主观题,肖老师的肖四其实押题还是很准的,我们今年基本上后面的大题都是原题,最后一个月,好好的利用肖四肖八,你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收获!
我用的资料:
1. 三件套
2.涛老师,视频配套书籍加小册子
?
?
复试流程
今年还是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华科采取的是部分学院线上部分学院线下,那么我们化学化工学院采取的是线上复试。大致的流程就是复试之前有一个线上的心理测试,复试过程总共20分钟。2到3分钟英文自我介绍,口语老师会提问两个问题,接下来了,就是专业知识,线上复试专业知识是通过考生抽选题目,每个文件夹里面有两个题目,抽完以后老师读题目考生回答,之后就是综合面试会问一些有关毕业论文的问题以及你本科做过哪些实验。当时我复试的时候,华科老师都挺好,挺和蔼,复试过程中,我的回答让老师笑了好几次,我不知道是为什么,可能就是自带一副搞笑气质吧!我的建议是老师问的问题,你不会不要慌,要有自信心,其实老师是会引导你去回答问题的,复试的时候态度一定要诚恳!
?
?
4.个人体会
心态: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生活上和心理上都有。考研的过程当中焦虑以及烦躁,可以跟自己的好朋友父母倾诉,吐槽自己的情绪,我的话通常太压抑了,就会给朋友打电话,直到自己的心情好转(朋友就是用来烦的(*′?`))坚持是最重要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长期学习不休息没有娱乐活动,是很容易造成厌学的心理的,我当时是一个星期,至少我要睡半天的觉,让自己的身体和大脑得到放松!在复习的过程当中,要保证到一心一意,做到高效率学习,我觉得这也是我的优点吧!只要我坐下来了,在图书馆学习,那么我就一定会保持我的效率,至少是达到90%!(学习的时候心里只有学习,百分百的专注真的比缩短休息时间重要)学习效率提高了,休息的时间一睡眠时间就更充足!其实人的一天学习和工作的时间是有限的,脑容量也是有限的,学习的时间越长,并不代表你学的东西就越多,所以我建议备考期间要让自己休息时间充足!
研友:我学习的时候不喜欢跟别人一起学,因为同专业的在一起学习的话,我觉得可能会影响我的心态,两个人可能会盲目的攀比,所以考研期间我找了一个饭友,饭友就是学习的时候,两个人在不同的教室学习,吃饭的时候一起吃饭,交流聊天!我是在图书馆的自习室里面复习,整个备考期间,我可能有换了二三十次座位,舒服不爽,我就立马换,我甚至不喜欢有熟人在的教室(自己怎么开心怎么来,每天的任务按时完成就可以,不需要看别人的进度,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当然也可以适当交流)
学习时间:关于早起,我觉得还是因人而异吧!除了暑期的两个月是五点半起床,之后就老牛拖车,拖不动。就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决定,如果起的太早,你的学习效率很低的话,你早上可以稍微起晚点,适当调整,其实无论早起还是晚起,大脑一整天的学习时间基本是一样的,所以我并没有要求我自己一定要早起!
?
最后,很感谢学长的课程,我还是想说,通过听课,将知识点输入大脑的速度比自己看书琢磨的输入形式,效率可以高好几倍。如果考研的四门课程,可以有一门课程,缩短备考时间的话,那么其他的三门当中,你可以将你缩短的时间利用到短板课程上,更有利于整个备考期间的时间分配,甚至是对心态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如果时间不够,心态一定是更糟糕的!坚持这两个字真的很重要,也许你今天学累了,那么你明天可以休息半天,也可以浪一整天,但是请一定要相信这一整天,虽然你没有学习你的身体和大脑都得到了放松,后天的你一定要,精神满满的继续学习!加油!祝愿学弟学妹们成功上岸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