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考研】专业课复习指南
本指南的幕布文档:https://www.mubucm.com/doc/4kNgm7BKrXp

一、时间安排
? 7月以前,熟悉教材、作品,整理基本框架。
? 7月、8月,梳理真题,按章节/考点进行归纳。——掌握每一个部分的考频和出题角度、考察作品情况。
? 9月,按章节再次梳理真题+教辅题目,在基本框架上,增添论点细节/角度/论据。同时收集固定的答题句式(固定基本的答案的组织思路),包括开头句/衔接句/结尾句。
? 10月,补9月进度。
? 11月,梳理答题思路,看以前的知识框架的同时,把应试技巧代入——看题干的时候在脑子里过基本论点和答题思路/答案拼合模板。
? 12月,查漏补缺,将以前总结出来的知识脉络+发散方式一遍遍再过,将不同时代/科目的论点联系起来,作为简答/论述的发散论点。

二、听课与整理教辅安排
? ? 第一轮——做基本框架:
? ? step1复制粘贴书本目录/教辅目录
? ? step2熟悉教辅的关键词(已注明),按照 问题+代表作品+总体特征+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影响 (不会整理就把任务清单复制粘贴了)整理到幕布文档上,每一个类别引申出来的关键词记住。(示例如下)


?




Step3 听课,通过课程里面的串线逻辑再回顾论点关键词+论据。
Step4 再看教辅,通过关键字去回想更多内容。再次记忆各个类别的关键字,和论据联系起来。
?第二轮——题目整理与分析
Step1 将之前整理好的真题拿出来研究,锁定学习的出题重点区,把真题复制粘贴到目录大纲下面。(不会分析就上私课)
Step2再把教辅
题目/题库题目拿出来研究,把符合学校出题风格的题目复制粘贴到目录大纲下面。(时间紧迫就上私课)
Step3 学有余力的情况,去看出题组老师的近年论文/专著/学术活动(学校官网/学院官网/老师微博+公众号),与前两年的大题有没有联系,有的话就需要详细地看论文观点,挑出教材/教辅里不具备的,新颖的,观点(作为这一部分的押题点)。
第三轮——答题模板
???Step1 看着题目,分析可以从问题+代表作品+总体特征+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影响 哪几个方向去组织答案,每个方向下更详细的论点+关键字,选择哪些已经记住的论据去阐述。
??Step2 动笔写,练下排版、时间控制、写字速度。——名解 5行100字,5分题、6分钟。简答一页答题纸,10分题、12分钟。论述一页半答题纸,30分题、36分钟)
??Step3 看题,一个题从名解到简答到论述,一步步增添了哪些答题角度(相似作品/作家对比、溯源/影响、跨学科/老师论文引申观点)

三、考前准备
??Step1 看已经整理好的幕布,过一遍——每个部分真题辐射范围内的最重要(考频高、符合出题趋势、押题)的内容(论点关键词+论据+引申考点)
?Step2 看答题模板/套句,想答题的组织思路,带押题考点进去,有卡壳的再次抱佛脚。
?Step3 睡好、吃好、提前做好后勤。(订住宿、餐饮、考试线路、打车/堵车情况等,当天检查好证件,提前一个小时到考场,可以带红牛和巧克力作为体力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