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考研网

北外考研培训辅导班有哪些



北外考研辅导

北外考研辅导班-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考研经验考研…

原标题:北外考研辅导班-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考研经验考研真题参考书

北外考研辅导班-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考研经验考研…插图

本文主要为大家介绍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专业初试专业目录、参考书、复试分数线、真题以及初试经验等几部分的内容,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专业介绍

国际新闻方向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宗旨,以北外校训“兼容并蓄,博学笃行”为指导,以北外的多语种、多文化丰富资源为依托,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前瞻性地培养我国亟需的、具有全球视野的复语型、复合型新闻学研究人才,拥有全媒体技能的国际新闻报道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能够运用相关理论从事国际新闻、跨国跨文化新闻和媒介研究,熟练运用英语或其他任何一种外语开展新闻学相关的研究工作。

2、招生数据

2.1 专业目录

北京外国语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院代码及名称: 021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

专业代码及名称: 050301新闻学

考试科目:

① 101政治

② 外国语(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41法语、242德语、243西班牙语,选一)

③ 741国际新闻与传播实务

④ 941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

备注:

741用英语答题,考核英语新闻写作、编译、评论、新媒体报道等。

941 用中文答题,考核新闻传播理论、中外新闻传播业发展、中外文化交流。

2.2 考试参考书

1、黎信著:《英语对外新闻报道指南》,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9年。

2、陈力丹著:《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三版),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

3. 李彬著:《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4. 彭兰著:《数字媒体传播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5. 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3 真题

关于真题部分,一般考完就封挡存放,学校也一般不会随意泄露出来,而网上的大家也不能随意相信,所以如果真的有需要的同学,可以跟班学习,譬如独峰考研这边都会提供内部资料以及相关真题的剖析讲解。

2.4 复试分数线

总分:392

单科(=100):52

单科(>100):78

3、经验分享

北外考研辅导班-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考研经验考研…插图1

上岸北外新闻学专业,来给大家讲讲我的考研方法和建议。

1. 政治

政治应该算我准备得最少的一科,选择题的部分我把考研的《1000题》完整地做了两遍,考前又做了一遍错题。在12月份考研八套和四套出版以后,做了选择题部分,背诵了肖四的大题部分。很明显,我政治的缺陷在于没有系统的学习过相关知识,知识点都是分散的,没有形成框架,所以导致最后成绩不高。

政治要早早开始复习,马原的部分必须形成知识体系,选择题注重整理错题,大题部分不能到最后突击背预测题,效果有限。

2. 英语

考研英语重点在阅读,阅读重点还是在单词。阅读题是2分一道,分值很高,所以从8月份开始,我把考研真题从2000年到2016年的英语一真题做了一遍,最后在12月份,做了一遍英语二的真题,做题方法是在规定时间内做四篇阅读,对答案后精翻原文,把不熟悉的单词整理在笔记上,除此之外也可以用APP背单词,效率比较高,也比较方便。期间没有做过预测题和练习题,除了因为时间有限之外,无论是哪个老师编写的练习题还是与真题有一定差距的,时间充足的同学也可以尝试做练习题,真题毕竟有限,比较宝贵。写作的部分最好平时就开始练习,一周练习两三篇就能起到效果。

英语复习时间可以相对比较零碎,单词和阅读都不用集中进行太长的时间,充分利用真题,精读精翻。

3. 国际新闻务实

国际新闻实务,全英文答题。

北外国新对英文要求很高,每年报考的人很多都是英语专业出身,如果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要谨慎考虑,我仅凭着一腔热血就冲上去了。我从小就蛮喜欢英语,但毕竟本科不是英语专业的,所以这门课一开始学起来还挺吃力。关于实务的参考书目如下,大概看书的顺序也是这样子:

《英语对外新闻报道指南》黎信

《英汉新闻翻译》刘其中

《汉英新闻编译》刘其中?

《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评析》张健?

《英语新闻写作》John H.Noonan

《中国日报热词红宝书》?

《中式英语之鉴》外研社

《12天突破英汉翻译》武峰(英语专业的同学不需要看后两本)

CATTI三级笔译的相关用书(没看完)

这几本书每本至少看两遍以上。专业书不同于小说,不是看过一遍留个印象就好,而是要真正的将这些知识内化于心,达到烂熟的程度。

这些书本都是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尤其是好多都是全英文的,看起来很费时费力。那就早点开始,笨鸟先飞。第一遍先把书本的大概框架掌握,第二遍再仔细研读、做笔记,第三遍就是下手练习书本上的例子,对照修改,总结错误经验。

看书的期间一定不能放松新闻阅读,中英文全要,这才是实务的重中之重。新闻专业与社会和生活联系紧密,所以一定要注意多关心时事,学累了的时候刷刷微博和Twitter,不要只看段子,有什么有价值的热点新闻可以总结下来,试着写一写自己的分析和看法,对专业二史论会很有帮助。

我自己阅读英语新闻的途径主要有APP和网站。

国外:BBC News、CNN、NBC、Guardian、WSJ等。

国内:China Daily、Xinhua News、CGTN等,好像人民日报也出了英文版APP,可以都下来看看。

从开始备考的时候就要每天都看,而且不止一篇,但一开始不要扑上来就写,因为没有足够的输入,写出来的东西真的一言难尽。具体方法就是将中英文新闻整理成平行译本,打印出来,对照起来看,仔细比对,从结构安排上来看,硬新闻一般本着倒金塔的写作原则。要看看导语应如何撰写,需要哪些要素,删减或补充了哪些内容等等。同时还要专门整理和积累新闻英语的用法,一些地道的英文表达以及新闻热词等等。

除了新闻英语,还要看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中英译本、重要领导人讲话等等。另外,在政经类中译英中会碰到很多中国特有的词汇,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精准扶贫”“一带一路”等,这类词往往有官方标准翻译,需要特别积累。

非英语专业的同学要把自己当做翻译硕士来备考,我当时关注了很多翻硕的博主和公众号,帮助很大。

看多了,总结了一些技巧之后就可以下笔写了。大概在暑假的时候开始,我每天至少精读、编译两篇英文新闻,翻译一篇中文新闻。翻译是老实活儿,你的笔骗不了别人,更骗不了自己。所以一定不可以手高眼低,要经过大量的练习。同时还不能忘记总结和思考,我的学姐说过,不带脑子的学习只是感动自己。北外业务课市面上买不到笔记和资料,所以最好整理出来自己的一本专属笔记。

小Tips ,做笔记时候可以用很多五颜六色的水笔或者马克笔,看着自己整理的漂漂亮亮的笔记,完全就是一种享受。(一个颜控的我)

今年没有考英译中,但是不代表以后不考。而且这个趋势,说不定以后还会考英文评论。所以,实务一定不可以放松!

4. 国际新闻史论

专业课二,国际新闻史论,中文答题。

史论真的是一门苦力活,三个小时,我写了整整十四页纸,写到手指僵硬不敢停歇。

关于史论的参考书目如下:

《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

《新闻学概论》(第五版)李良荣

《全球新闻传播史 公元1500-2000年》(第二版)李彬

《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三版)陈力丹

《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陈力丹 王瑶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传播学基础》段鹏

《传播学总论》胡正荣 段鹏 张磊?

《大众传播通论》展江

《中国新闻史》方汉奇?

《数字媒体传播概论》彭兰

《网络媒体传播概论》彭兰

《新闻传播学核心热点专题80讲》孙祥飞

史论的学习分为四大块:新闻学、传播学、中新史、外新史。不过从考题上来看,北外的国际新闻传播专业还是要特别重视一下国际传播理论的学习,我当时没有专门买这方面的书,同学们可以搜一下。

史论的学习就相对容易上手一些啦,毕竟是中文的。还是一样的看书、理解、做笔记、画框架、背书。这里推荐一个很好用的做思维导图的软件,XMIND,电脑版和Ipad都可以用。它可以帮你画出漂亮的笔记图。(依旧是一个颜控的我)

史论是一定要背熟的,我最讨厌背东西,脑子也不好使。尝试过各种背诵方法,默背、
北外考研辅导班-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考研经验考研…插图2
出声读、默写等等,随便,只要是适合自己、能记住的就好。最后冲刺阶段,我把笔记整理成专题的形式,一块一块的背诵,还挺有效果的。

但是,这些专业书只足够应付名词解释和简答。要答好重头戏论述题,除了专业课本要烂熟于心以外,还要关注热点,看学术大牛的论文。因为最后你呈现到卷面上的答案不光要完整,框架要清晰,内容必须充实,语言还要专业。每件事情都一样,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反复锤炼。

说起来惭愧,因为我不喜欢在ipad和电脑上看东西,论文我全部打印出来有几百篇,花了很多钱,却只看了二分之一左右。

其实对比一下清北复交的新传考题,你就会发现北外的史论不算难的,但也不可以掉以轻心,要严格要求自己。

这里推荐一些实用的新传媒体公众号:新京报、南方周末、澎湃新闻等等。

我自己比较喜欢看调查新闻,相关的公众号有:在人间、活着、人物、剥洋葱等等。

4. 备考小建议

1.作为一个学新闻的学生,我十分不建议备考过程
北外考研辅导班-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考研经验考研…插图2
采取闭关的态度。很多人说备考期间是全程不带手机的,但作为新闻专业的考生,紧跟时事热点是十分必要的,各个学校的考题越来越注重时效性,而不全是经典理论的考查,所以在考研进程中,我依然保持着每天刷微博和公众号的习惯,这是吸纳新信息和新观点的有效途径。我把很多有用的账号和信源比较可靠的博主放在一个分组内,可以避免我被其他与学习无关的微博干扰,在新闻客户端中我选择了“新京报”和“澎湃新闻”这两个。为了考研封锁与外界所有的接触完全没有必要,等到复试的时候就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2.把每天的任务具体化。背诵专业课、新闻实务练习、英语真题练习、单词背诵进度、政治做题进度,每一方面的进度都要落实到每一天,安排地越具体实行的有效性就越强,这样可以比较拖延症和磨洋工的现象。

3.针对跟班,无论是网授还是面授,都在于首先要对自己有个深刻的认识。坐下来好好想想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学习方法,自己是否是自制力很好的人,基础是否扎实等等,如果都是否,那就建议可以跟一个,推荐考研公众号考研领路者上的独峰,独峰都是志愿学校专业的学长学姐带你,此外公共课方面还有专职的学管老师给免费答疑,所以推荐给大家。其次既然决定考研,那就安心复习,心态一定要放好。当然,复习考研一定是一条十分孤独的路,所以你决定了就不要回头,无论过程多绝望多辛苦,但是一定别放弃。

4.劳逸结合,保证复习效率。备考期间不可避免的会感觉到单调和枯燥,有时候还会自我怀疑,这些现象在复习后期尤为明显,这样的心态都会影响到复习的效率。为了避免这样的现象,最好不要每天把自己压得太紧,周末我也会在休息时间看喜欢的综艺节目放松心情,每周吃顿火锅或者逛街也可以有效的缓解心情,有助于下一阶段的复习。

5.模拟答题。这是我个人的一个小习惯,想推荐给大家。到了复习的后期,基础知识已经比较牢固了,这时候就应该模拟训练自己答题的思维。根据往年的真题和公众号的推荐,总结大题的回答思维和模式,在考场上不至于耽误时机或者没有答题思路。大概就是图里面这样,我自己总结了有三十几道,对我的专业课答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考研是人生中很珍贵的一段经历,不负自己想坚持的坚持,是我觉得为数不多的永远富有魅力的事情。很庆幸有好朋友一起并肩走过,在这里想感谢徐雨格小朋友半年来的陪伴,你在我心里一直是最棒的,回想起在图书馆里写写写、背背背,从盛夏到寒冬的日子,现在也觉得自己有着超乎想象的勇气和定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LEAVE A RESPONSE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Related Posts

|京ICP备18012533号-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