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考研网

北外考研培训辅导班有哪些



考研人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要多努力才行

对于每一个认真的考研人来说最大的困惑和考验可能就是“
考研人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要多努力才行插图

不知道要多努力才行”,在我考研过程中这句话曾多次浮现在我的脑海,确实不能再深刻,因为考研没有一个准入的标准,你必须超过别人才有机会。这就像悬崖边上往上爬,但又只能上那么多个,所以不是我死就是你活。在高中一直没有机会体会、实现的励志鸡汤名言“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在考考研中却多次差点“死掉”,那种感觉,体会过才深刻……
要多努力才可以中学、大学我们很多人学习都是可能只有努力(可能努力也比不上考研)+一些方法。每次考试可能考场发挥会占很大一部分比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运气,因此我们中招、高考会有发挥失常,大学也会努力不够低分(其实就是实力不够)。但是为了考上名校,我们应该下定决在各个方面来严格要求自己(方法、严格作息、努力程度、意志力、心态、学习方式等等),将自己所有方面学习方式都标准化+努力最大化。我们要在各个方面严格化标准化,避免一起临场发挥,从前把不确定性降到最低,从而获得足够被录取的实力,这样到时在考场其实就是走个过场,完全不会存在现场再临时发挥的事情。
事实上,我考试那几天每天都是2-3瓶红牛,每天睡眠不足5个小时(考数学前闹钟没有听到直接睡到8点被隔壁室友叫醒,没洗漱直接,路上吃了早餐,还没睡醒就直接进考场了),每一门考试都是模模糊糊考过去的。
确实我觉得我当时每门考试就是在用记忆力、用自己大脑这10个月存储的知识在答题,根本不用现场发挥,我觉得这就是考研最大的道理,我们只需要发挥出自己的实力甚至一部分就行(答题、心态等都属于考前练出来的实力),这种牛逼不是现场发挥而是厚积薄发!高考没有去到理想的大学,而大学又没有去到最好的专业,出国也未能达到要求……从高考到大学我对自己失望太多次、妥协太多次了,我甚至开始看不起自己,而考研是我学习生涯中可以证明自己的最后一次机会。所以这一次我不想再妥协,不想再看不起自己,我想要放下一切把积攒了这么多年的对自己的不满一次性全部迸发出来,去闯一次、努力一把,我就想看看自己如果真的拼尽一切是否能让自己满意!还好,上天眷顾我,我做到了,我证明了自己不差。可以说,从高考到大学考研是真正意义上第一次让我满意的事情,我达到了对自己的期许,今天主要给大家分享方法和作息心态篇,后期具体分享各科目复习干货:
方法篇 刚开始决定考研并开始投入复习所有人的热情和斗志是最大的,总是想一次性把所有的事情安排好,是考研复习是阶段性的,你在第一阶段对之后阶段的假设和预期一般都是不准确的,以下有几个例子我可以简要讲一下:
第一个:一开始大家几乎都会做一个全程规划,很多学长学姐、考研机构也都是这么推荐的。但是几乎所有人做的全程规划(尤其是较为细致的)到中后期就会完全滞后或者完成不了,这是因为你对后期任务的难度和复杂度是无法衡量的,只能根据别人的经验贴和自己的主观。
第二个:大家在做考研任务时间规划时(各科目必须都三轮及以上),比如数学,计划数学课本多久完成,然后视频、数学全书多久完成、然后各种讲义多久完成、然后练习题、模拟题、然后真题各多久完成,这些都是时间上层层递进的一直延续到考前,但是由于一开始大家对这一切并没有概念不知道每一项任务多久可以完成,所以做的全程规划自然时间上不能对上。下面附上我各科目各任务花费时间:
4-6月一星期有2天课,还有课程展示期末考试(几乎没有复习),但是4-5月每周几乎都可以学习4-5天,6月只学习了半个月7-12月所有时间全部用在考研
作息篇我自己关于作息调整的详细规划不少于十次,这里简要给大家讲三个我认为值得讲的点:
第一个(调整上课时间):很多一战考生决定考研时,也就是大三下乃至大四上很多人是有课的,但是我认为大三下的备考也很关键,暑假及以后就更不用说了。因此建议将大四上所有课都调到大三下去上,大三下的课建议集中到两天到三天,这样一周中的其他4-5天就是完整的考研时间,你就可以按照考研通常作息上午、下午、晚上三个完整的时间段来学习了。
第二个(逐步增加复习强度):也是我自己觉得自己一开始做的好的地方,就是将考研的强度慢慢加强然后到后期趋向于稳定,这样的好处是整个考研过程感觉上是慢慢紧绷起来,而不是全程紧张后程断电,而且慢慢增加强度,到后期别人没力气而你开始冲刺的感觉是要好到爆炸的。
第三个(每周休息一天):暑假后也就是9月份我才体会到的,大三下考研我觉得自己真的很轻松,每次全天学习的那几天我都觉得自己精力十足,效率也是高的飞起,4月份时一天10h+根本不在话下,而且全程不带玩手机不带分心十分高效的。
当时就觉得这要是到了暑假自己还得了(很多经验贴说数据是最重要的),而真正到了暑假我就觉得只有两个月,又这么重要那我就不休息了呗,每天马力全开。
然而现实是暑假两个月是我整个考研备考过程中最挣扎的两个月,人比不上机器就算机器也要定期冷却修理,而且当时自己进入了极端病态的时间记录也就成了极端的时间导向信仰者了(11月第身体崩溃我现在回想也是因为这段时间病态的学习节奏),我会每天要求自己学习多少小时,记录自己学了多少小时。事实上我发现我很少会每天学习13个小时以上,而且经常心不在焉各种不适应,一心埋怨自己怎么回不到暑假前的自己,于是自己就和自己这样反复的斗争,直到暑假完了,我才意识到每周休息一天的爽了,我才明白自己暑假前为什么一周学习那么5天那么高效。事实上9月以后我一直保持着一周休息大半天(下午和晚上)的节奏(12月份除外),每次拼尽全力的学习6天然后在周日休息大半天,一般我选择蒙头大睡,每次周日午休几个小时一起来就觉得恍如隔世,之前做的什么好像都忘记了,疲惫也忘记了,最重要的是周一一开始立马一个全新的自己回来了,效率高到自己都不敢相信,而且我大概估计了一下自己好像每天学习时间几乎都是13h-16h。后来我发现这就是卡耐基书上所讲的人适当的休息效率更高的道理,真切的感受到了(他举的例子是人的心脏为什么每分钟只跳动几十次而不是成千上万次却能够每天迸出的血量是人体积的多少倍,以及一个连续奔跑的部队和一个每跑一段时间休息一次的部队一定时间的行进距离,发现后者远远超过前者)。这也是我认为我为什么暑假前每周都很高效率又很开心的原因,就是那时我每次上课的那两天我都是相当于完全休息放松的。
其次就是,建议按照考研真实考试顺序,上午数学、下午专业课、晚上英语政治,刚开始没有政治。(各阶段作息规划我会另行发布)然后每周休息为什么周天早上不休息,首先数学要保持连贯性,手感极其重要(数学我几乎一天没有断)其次就是作息的连贯性,这样就可以一直早起,当然周日早上我一般都会学的很轻松,11点多就离开教室了。
无论过去的牌多好或者多坏,都是过去的事情。眼下握着什么牌,尽力打好它便是。
现阶段抓紧奋力,坚持如一。
记住,再多的磨难都打不倒向前看的人。
距离2020考研还有100天,just do it
也提前祝大家中秋快乐。

LEAVE A RESPONSE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Related Posts

|京ICP备18012533号-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