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研英语复习规划及注意事项
#考研#
#考研英语#
#我要上微头条#
#教育微头条#
最近花生哥收到的关于考研英语备考的高频问题:
- 花生哥,英语基础很差,22 考研英语复习时间如何安排?应该注意些什么?花生哥,英语备考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花生哥,英语备考方法五花八门,但是为什么应用起来觉得不是那么合适?花生哥,暑假阶段英语的备考,重点在什么地方呢?花生哥,我考研英语的分数目标,应该怎么定合适?
这类问题的核心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考研英语复习规划安排;二是考研英语备考注意事项。考虑到此类问题很多,花生哥专门撰文进行说明,以飨有需要的读者。
一、复习安排?复习安排与目标对应,以下从复习前的准备、复习规划的时间和内容安排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复习前准备??复习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复习前的常识性自我认知准备、考试科目认知准备和材料准备三个大的方面,以下分别展开:
1、自我诊断
自我诊断指的是对于自我学科能力的现状,结合考试的要求进行筛查诊断,为此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1)自我学能诊断
绝大多数考生在研究生备考的时候,对于自己的水平概念一般都比较模糊,只是大概知道自己学习英语是否吃力,历来学校的英语各类考试表现如何,自己是否比较喜欢英语,英语做题一般会遇到什么明显的问题等等。一来这种问题主要都只是感觉,跟考研英语之间的针对性和联系性不够紧密;二来衡量的颗粒度实在太大,并不利于考研本身制定目标的针对性。所以在自我学能诊断方面,这里提供一个最简单的方法:
从最近十年的考研英语真题中抽出一套离当年年份五年内的空试题,在考试规定的时间里,按照时间要求进行全真模拟一遍,最后看自己的分数情况。
然后按照题型对自己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从整体上对于考试的题型结构和自身的得分情况做一个梳理和了解,并简要分析自身强弱项。
最后做两个动作:一是对于自身失分的题目做大致的知识点对应;二是对于自己拿分的题目做知识点对应的同时,还要看看是“蒙对”的还是掌握了知识点而“做对的”。然后算算自己有把握的到底有多少分数。
(2)试题诊断
对自己目标专业需要考试的英语科目,对应的考研英语真题卷进行结构的了解和大致分析,了解分数分布,了解题型结构,了解难度大致程度,了解每类题型大致特点。
综上,得出自己大概的水平范围。
2、确定目标
在参考自身目标院校和专业需要达到的总分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反推,得出自己需要在英语单科上拿到的成绩范畴。最终确定英语单科的保底、合理和冲刺三个级别的目标。
顾名思义,保底标是无论如何也需要争取拿到的分数;合理标是能够确保对总分有贡献而不会拖后腿的分数目标;冲刺标是具有一定挑战性但对总分贡献比较明显的英语单科分数标。
3、资料准备
资料准备具体包括:
(1)复习纸质/电子材料的准备
主要包括的是真题、题型专题以及知识点专题三类复习材料的准备,另外还有一些通用材料的准备,比如说英语考纲词汇表/册的准备。注意材料不需要很多。
(2)课程(含网络)的准备
具体也可以分为真题点评、重点题型突破以及知识点专题之类的课程准备,当然还有一些词汇的课程,需要结合自我诊断阶段自我学能方面的表现,按需进行选择。
(3)身心准备
这块是非学科性的准备工作,但却是非常非常重要。不管自己之前对于英语学习的态度如何,一旦选择了考研,英语就是你过不去的坎,所以千万千万别畏难,也不能过低估计难度,要树立不怕吃苦但充满信心的备考心态,并严格自己的作息。
(二)复习规划安排??1、阶段复习规划
阶段性的复习规划大致包括:基础突破——题型专项突破——真题突破与梳理——全真模拟与复盘四大阶段的复习规划。
(1)基础突破阶段
这阶段最好在每年的暑假前就需要完成,重点内容是考纲5500单词的分类(最好是按照考频)识记与突破,还有基础语法(重点在句法)上的突破两大任务和内容。
词汇的突破主要还是以识记为主,核心词汇最佳的记忆和复习建议,是结合其在历年真题中出现的真实例句进行学习。另外要特别注意单词记忆的频率和间隔时长。可以说单词的识记是需要持续延续到考前的,区别只是在于基础突破阶段,是采取比较集中的识记方式进行复习,而后面各阶段,主要是以“复习巩固”为特点,时间也相对比较零散且较短和灵活。
基础语法的突破重点在五种基本句型结构的理解和识记,并学会进行句型核心结构的识别与分析,对于阅读理解和翻译的得分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另外还有助于阅读速度的提升。
(2)题型专项突破
这个阶段一般安排在暑假(即7-9月)阶段为佳。主要的任务就是对高考真题所涉及到的题型,尤其是重点题型进行专项突破。所谓专项突破,指的是从知识点、分析思路和方法、总结规律与盲点三个方面进行的梳理与学习突破。
这阶段的重点题型是阅读和翻译两大板块,其次才是写作(写作的时间安排重点放在第三和第四阶段为佳),最后才是完形填空。
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阅读的分数比重高,重在分析,需要一定的做题量保证。而考研英语的写作套路比较明显,更重要的是背诵识记仿写,而后才是融入一些个人特色的“小创新”,过早复习效果并非最佳。至于完形填空分数比重太低,且难度不小,考点太分散,整体性价比最低。
至于这个阶段的复习素材,建议还是以真题为主,与接下来第三阶段的复习材料整体是一致的,主要的不同点是在于,这阶段是题型专项突破,不需要做整套卷,而第三阶段是以整卷练习突破为主。
(3)真题突破与梳理
经过第二阶段的相对比较饱和的练习之后,相信对于考研英语的试题结构以及各个题型的解题技巧已经有所了解,并且基于第一阶段词汇量和基础语法的积累,两者结合,已经具备做整套真题限时训练的基础。所以第三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真题套题限时训练+复盘总结。
这个阶段不仅需要严格按照真题的时间要求做好题目,更重要的是做题过程中需要按照分析思路进行解题,千万不要通过答案记忆,在非常模糊的情况下答对题目,然后就不了了之。另外一个关键点是需要详细复盘自身做题的方法心得,方法思路的巩固与再熟悉、查漏补缺样样不可少,复盘梳理阶段宁愿适当放慢进度也不能囫囵吞枣。
另外这个阶段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背诵大小作文,大概大小作文各10篇左右即可,而后需要进行经典句式以及结构的仿写,对比运用。需要落实到笔头上。
最后有一点可以参考:近十年真题的材料,尤其是阅读部分,英语一和英语二是可以通用的,可以交叉使用,这样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十年真题就变成了20年真题。这样可以避免因为真题的重复率较高,出现依赖性而直接识记答案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建议留一两套近三年的真题,在这个阶段不进行整套练习和复盘,留在第四阶段再用。
(4)全真模拟与复盘
第四阶段通常安排在考前大概一个月或者两周之前开始为佳。这阶段特意留下的近三年中的其中两年真题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可以进行两套真题的全真模拟训练+1-2套比较高质量的模拟题训练,而后进行整体的复盘梳理动作。
这阶段重点在于思路的整合,还有思路方法包括知识点的查漏补缺。最终找到自己的做题策略(比如做题顺序、时间分配等),形成题感,把前面所进行的各种基础动作训练转化为直接的得分能力。
2、每日复习安排建议
特别说明:以下每日的时间安排只具有一般的指导意义,主要是因为个人的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以及实际能够投入的复习时间是有差异的,另外每个人的英语分数目标也是有差异的。
以下的建议,是针对第一次测试模拟分数在50分左右,目标在70分上下英语二的同学(其他情况的同学需要个性化定制):
每天总时长:建议你每天至少抽出2-3个小时来复习英语。真题阶段需要加长。
单词识记:第一阶段每天花1h左右的时间,识记量最好在100上下,包含核心词至少为30个;第二阶段及往后放在词汇识记上的时间依次递减。
阅读练习:第二阶段开始,时间足够的情况下,至少每天花1h在真题阅读上,大概题量是三篇阅读+一篇翻译或者四篇阅读(大概就是一年真题阅读)这样的量上,外加复盘。其他时间灵活安排非阅读的内容,比如第三阶段之后的大小作文背诵与默写。
在以上两大主要内容的时间安排之外,还有大小作文背诵与默写,语法句法复习、网课听课(一般网课有自身的节奏安排,可以速倍听)等其他任务,按照四大阶段的重点灵活搭配即可。
最后,计划指导再细,不符合自身
情况也是白搭,因为最重要的是执行!所以越是个性化的东西,只要符合基本原则,具体的内容最好还是自我搭配。
二、注意事项(一)复习策略注意事项??1、平均用力不可取
考研考试至今,已经很成熟,甚至于对大多数的国内英语考试而言,“得阅读者得天下”的名言至今仍然适用。考研英语里面,不管英语一还是英语二,阅读板块分数比重仍然最高,重要性仍然最高。所以备考者千万不要掉入“平均用力”的错误备考策略与方向。
从备考策略整体来说,从题型分类的角度,按照重要性,比较合理的建议是:阅读(含新题型和翻译)>写作>完型。这个跟真正考试的做题顺序大致可以匹配上。
当然如果说做题顺序,也可以微调,调成先写作,后阅读再完型也可以。
2、不求甚解不可取
英语虽然作为文科类,考研英语也是文科类考试,但是这么多年的考研,英语的出题已经是非常成熟且已成形,其规律性经过这么多年的从业者研究,也已经算是公开半公开的秘密。故而对于考生而言,除非你是具备把英语当成母语的能力,否则不能仅仅凭着感觉做题。换句话来说,“不求甚解”对于考研英语的备考来说是不可取的。就比如,考研阅读题目的出题,经过这么多年的考试,已经形成了集中鲜明的题目类型。而这几种题目类型,寻找答案的方法以及正确选项的特征、错误选项的特征或者陷阱点已经都比较有迹可循,这时候“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考生,完全可以当成类似解“数学客观题”一样进行求解,选择了某个选项就是把握性非常大的。反之,如果只是浅尝辄止,则会患得患失,甚至把“得分”交给了运气,这样的思想和做法显然会大大降低考研英语获得高分的可能性。
3、面面俱到不可取
这里所谓“面面俱到”,指的是英语的知识点层面。考研英语作为一种选拨性考试,具有明确的大纲,这是明面上的范围。外加考研辅导界基于多年考试对于知识点本身“可考性”的探索,还有考察方式的统计等“经验”指示带来的模糊的范围参考。两者结合基本能够确定大多数的考试重点,这就要求在有限的时间里,考研备考生不能追求面面俱到,把很多的时间花
在根本不考或者性价比特别低的冷门知识或者题型上面,这样得不偿失。
(二)具体题型复习注意事项??1、完形填空
完型填空经过这些年的考察,关于该题型的备考,考生应该注意:
(1)从大的策略上看,考生不应该把主要精力花在完形填空题型的复习和练习上面,并且做题策略里面的做题顺序,正常来说完型应该被放在最后来做。
(2)中观角度来看,考生不应该把重点放在死抠语法的方法上面来备考考研英语里面的完形填空。纯语法的题目几乎已经可以忽略,要摆脱长期“不语法非英语考试”的思维惯性误区。
(3)从微观角度来看,考研英语应该把完型填空里面重要的连词和副词,具体来说就是表达一定逻辑关系的这类词作为理解和解题得分的重要线索点和突破点。
2、阅读
阅读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但要特别注意的有以下三点:
(1)重视真题作用:就是要把阅读的真题材料反反复复研究,从词汇到句型再到出题特点和解题思路都揉碎了来研究,转化成直接得分能力。
(2)对阅读中的一些人名地名、非考纲范围的生涩词、考纲范围里运用场景很狭小的难词生僻词等词汇忽略。即便真题出现过,也不要钻牛角尖!绝大多数情况下,就把他们当成一种符号略过即可。注意考研备考时间很紧张,如果真想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话,考研考完你大把时间研究。
(3)一方面常见套路你要了解,尤其是错误选项的常见套路,另一方面正向的解题思路你也是不能忽视的,那才是硬功夫,备考的时候不要舍本逐末,以免掉入“反套路”陷阱。大多数情况下,正反向同时应用进行解题,最终确定唯一最佳答案的方法最靠谱。
3、翻译
英语一的句子翻译和英语二的文段翻译,整体上看各有难点,备考的时候需要注意的点如下:
(1)翻译是有套路的,历年高频词汇需要收集总结,尤其是一词多义的那种词汇,历年翻译里面的复现现象是存在的,白送的分可不能反而丢了。
(2)句法结构是重点,要特别掌握几种常见句型的翻译方法,比如各种从句的翻译方法等。
(3)注意中英文语序的差异,英译中要特别注意这种差异的转化,翻译后的句子要符合中文正常的表达方式。
(4)要动笔!
4、写作
写作的备考,破题和分析能力是关键。而要取得中高以上的成绩,基础的操作:背诵+仿写,则是标配的“关键中的关键”。具体来说:
(1)要积累常用句式,并懂得快速套用。
(2)要熟悉掌握至少一种行文展开方式,尤其是大作文的论述,结构层次要清晰,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反过来强化自己的分析能力。
(3)先学会模仿,再进行“创新”。
(4)再次强调,听课代替不了动笔,背诵哪怕滚瓜烂熟,也代替不了动笔!
(三)复习习惯注意事项??1、黄金背诵时段可能各人不同
每个人的生物钟是不一样的,考研备考中,存在着大量的需要识记的内容,即便是理工科公共课、专业课,也少不了公式等方面的识记,那么找到符合自己生物钟规律的最佳背诵识记时间段,就很重要了。
备考的时候千万要注意这方面的探索并充分利用这时段进行备考内容安排。千万不要总是不假思索以为早上就必然是最佳的时段,其实不一定。
2、作息要规律
首先,比起总时长,单位产出,也就是复习效率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千万不要片面追求自我感动式的力求投入最长复习时间的那种英语复习方式。
其次,考研备考是一种长战线长时间投资的过程,不可以竭泽而渔,反而特别需要注重良好身心状态的保持,直到上考场的时候仍然需要保持最佳平稳状态。
因此要保障充分的身心恢复所需要的睡眠时间,规范自己的作息。
3、不动笔不可取
往年经常会出现听课的时候,不管是网课还是线下课程,都觉得自己掌握情况已经很不错,但一到自己做题,就无从下手的这类考研备考生。这并不是偶然的,这是有着共同的规律的。
一方面是因为听课的时候,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同学的反应动作,对于自身对问题的理解和引导作用是明显的,让自己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这是思想上的懒惰,也是纯输入式的学习方式的硬伤。
另一方面,即便自身在听课的时候有所理解,在自身做题的时候,往往已经遗忘了一部分的内容,加上做题是一种输出的过程,是知识转化成“得分能力”的过程,本身就对于知识的理解要求更高,如果不动笔成为一种习惯,显然长期缺乏输出这一转化过程,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思维退化”以及“过高估计自身能力”的现象,这两者对考研的得分,都是致命的。
所以不管文科还是理科的备考,千万不要忽视动笔这一环节,不要想当然地觉得听过了=理解了=会了=会应用了=考试拿分了。
4、书写要训练
只要考研的题目还是笔试为主,就少不了书写环节。此处的书写环节,跟以上第三点我说的动笔能力不同的地方在于:此处我主要强调的是书写的速度和规范性的练习。
花生哥以同属于考研范畴的管理类联考综合科笔试为例:一张卷子涵盖了数学、逻辑和大小两篇作文的海量内容考察,显然对于大脑的消耗是巨量的。这时候妄图通过不训练就能在考场中游刃有余,简直痴心妄想。往往一般考生做到后面的写作,已经出现了疲惫,这时候如何又快又好地完成写作任务的要求?靠临场灵机一动超常发挥几乎不太可能,那只能依靠平时的思维训练和书写训练。英语写作也是同理。
考卷的印象分有多重要花生哥就不再重复了,我在这里重点强调的是书写层面应该如何在考前尽可能提高,具体来说如何提高书写的速度和规范性。
对于考研英语写作,我这里提供一种思路:考前购买相应的字帖进行临摹练习,市面上其实是有英文写作真题的字帖的。选择一种字体字帖即可,边背诵边临摹,而后加快书写速度,这样基本就能达到一举三得的效果,不仅速度加规范性有了基础保障,还有助于背诵。
我是花生哥
教育价值分享者,众多考试的研究者!
众多考研党背后的男人!
每日一篇教育文,专助有缘人!
锁定和关注 @花生哥加油站 频道
一天一干货,伴你成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