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考研网

北外考研培训辅导班有哪些



2014河北师范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

??

??

历史学考研网数十年历史实战化辅导经验 助你历史学考研一次成功?

?

数十万考研人在这里奋斗

做全国最大/升学率最高的历史学考研微平台

联系老师微信:61049244

?2014河北师范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5世纪中叶罗马制定的第一部成文法典。该法典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因法律条文刻在十二铜表上,故名。法典规定,维护私有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权益,保护私有财产,严惩破坏私有权者。《十二铜表法》对贵族滥用权力作了一些限制,按律量刑,贵族不能再任意解释法律。该法典是后世罗马法的渊源,对于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法学也有重要影响。

2.汉萨同盟

德意志北部沿海城市为保护其贸易利益而结成的商业同盟。汉萨一词日耳曼语原意为集团。同盟形成于1356年,中心在吕贝克。从12世纪起,北德意志商人为了同英国、佛兰德进行贸易,曾组织“科隆汉萨”和“汉堡汉萨”。约12世纪中叶~13世纪中叶,德意志莱茵河流域的贸易活跃,对外贸易重心逐渐扩大到波罗的海地区。13世纪80年代,莱茵地区各商人组织互相合作以维护共同的利益,并与吕贝克及其他控制波罗的海贸易的北德城市结成同盟,防御劫匪和海盗,确保贸易安全 。

3.应仁之乱

日本历史上的一次内战。室町幕府建立后,由于将军权力软弱,无力控制守护大名,守护大名之间为争夺权势和土地不断进行封建混战。1467年(应仁元年),因为第八代将军的继嗣问题,爆发了一场全国性的大混战,参与内战的武士达20多万人,几乎所有的守护大名都参与了战争,混战持续了10年之久,京都被化为一片焦土。这场内战,史称“应仁之乱”。“应仁之乱”开创了日本历史的一个新的时代,即“战国时代”。

4.社会达尔文主义

社会达尔文主义是指由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派生出来的西方社会学流派。主张用达尔文的生存竞争与自然选择的观点来解释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人类之间的关系。认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现象存在于人类社会。因此,只有强者才能生存,弱者只能遭受灭亡的命运。其代表人物斯宾塞认为。社会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协调也是由能量均衡原则来调节的。它表现为社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与斗争。人类社会只有在这种适应与斗争中才能进步。因此,生存竞争构成了社会进化的基本动因。

5.八九年原则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所确立的资本主义基本原则。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诸多政治理念在1789年制宪议会通过的《人权宣言》中得以确立,包括自由、平等、法治、主权在民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这些原则被称为八九年原则。在君主立宪派领导时期所通过的立法和施行的政策,基本上是以这些原则为指导的。八九年原则是改造封建社会,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指针。

6.凯恩斯主义

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创立的经济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凯恩斯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赤字财政,刺激经济,维持繁荣。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指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观点上。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指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凯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

8.纳尔逊·曼德拉

南非黑人解放运动领袖,南非第一任黑人总统。1918年生于特兰斯凯,酋长之子。1951年任非洲人国民大会青年联盟主席。1961年创建军事组织——民族之矛,此后开展秘密武装斗争,被非洲人国民大会任命为全国执行委员会委员、非洲之矛总司令。1963年以“阴谋暴力推翻政府”的罪名被种族主义当局判处终身监禁。1990年2月11日南非当局被迫释放曼德拉。1994年至1999年间任南非总统,是第一个由全面代议制民主选举选出的南非元首。他任内致力于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和实现种族和解,消除贫困和不公。1993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二、简答题

9.简介封建庄园制

(1)9-13世纪是封建庄园兴盛时期。典型的庄园采用劳役地租的剥削方式,庄园的土地划分成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两部分。领主自营地主要由服劳役的封建依附农民耕种,自营地上的收获全归封建主,农奴靠耕种自己的份地维持生活。农奴份地的所有权也归封建主,农奴子弟继承份地要向封建主交纳继承金。典型的庄园主要集中在法国中部和英格兰,13世纪成为庄园直接经营的兴盛时期。

10.简介德意志统一的历史过程

(一)背景。统一前的德意志四分五裂。不同的邦有不同的国籍法,这大大限制了邦与邦之间人口的自由流动;各邦不同的货币、不同的度量衡制度和不同的工商业法律阻碍着商品的流通;由于诸邦林立,缺乏集中而强大的国家政权去保护海外贸易;更重要的是,国家分裂阻碍德意志开拓海外市场,建立海外殖民地。

(二)过程。德意志统一是由普鲁士发动二次战争完成的。第一次是1864年进 行的对丹麦的战争。1864年,普奥结成同盟,发动对丹麦的战争,丹麦很快战败议 和。根据10月签订的《维也纳和约》,丹麦把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施泰因割让给普奥 两国。第二次是普奧战争。普鲁士于1866年挑起了对奥战争。据8月签订的《布拉格和约》,奥地利退出德意志邦联并宣布解散邦联;承认普鲁士有权在美因河以北建立北德意志联邦;承认普鲁士占有荷尔施泰因和吞并在战争中协助奥地利的汉诺威、黑森与法兰克福自由市;奥地利将威尼斯归还意大利。普奥战争是俾斯麦统一德国道路上的关键性步骤。1867年,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联邦宣告成立。第三次是普法战争。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9月双方在色当会战,法军大败,被迫投降。1870年11月,代表北德联邦的俾斯麦与南德四邦政府之间缔结了联合的条约,南德四邦正式与北德联邦合并,成立“德意志帝国”。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正式即位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统一终于完成。

(三)影响。德国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状态,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此后,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跨入了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统一后的德国成为欧洲和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强国,这导致了国际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由于德国的统一是由 普鲁士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的,统一后的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君主制 度、官僚警察制度和军国主义传统,容克阶级的社会政治经济势力原封不动地被保 存下来,这些封建残余使德国成为欧洲最富于侵略性的国家。

11.简介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贡献及局限

贡献。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无情的揭露。并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种种弊病进行了分析,力图找出资本主义罪恶的根源。 他们对未来的理想社会也提出了一些积极的主张和天才的设想。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料。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之一。

缺陷。它既不会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奴隶制的本质,又不会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不会找到能够成为新社会的创造者的社会力量。空想社会主义的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12.简介18世纪启蒙运动

18世纪全欧性的思想运动,是文艺复兴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的继续和发展,并带有明确的政治革命的性质。启蒙知识分子崇尚理性,认为要用建立在理性之上的科学文化知识去启迪人们摆脱愚味。

(一)背景。(1)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强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但是封建专制制度是他们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为了推翻旧制度,资产阶级必须制造舆论。(2)在17-18世纪,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二)思想主张。启蒙运动开始于英国,逐渐扩展到法国、德国以及全欧洲。启蒙运动思想家们反对上帝和宗教迷信,批判中世纪的经院哲学;经济上主张以自由放任对抗封建官僚机构的束缚,政治上以社会契约论否定王权神授,主张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或民主共和政体,限制王权,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提倡法治,反对人治。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洛克、霍布斯等,法国的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德国的席勒、歌德等。

(三)历史意义。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是世界近代史上的两大思想运动,它们为新兴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上的准备。如果说文艺复兴所反对的是天主教神学思想,所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的话,那么启蒙运动所反对的是封建专制主义,所追求的是自由平等。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宣传的带有辩证法因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解放思想并敢于否定一切腐朽事物的勇敢精神,保障人权和实行法治的主张,崇尚知识、提倡科学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理性社会的种种设想,都已超出了国界,跨越了时代,有着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些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同时,他们卓越的见解也为法国大革命和随后而来的欧洲革命高潮奠定了思想基础。

13.简介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战后世界安排的共识

(1)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战前世界格局所造成的一系列变化与冲击,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主要战胜国的政治家们,使他们对战后世界的安排达成了一些共识。

(2)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都要求战败国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并对他们再战争中对协约国造成的全部损失进行赔偿,从而使战胜国可以堂而皇之的掠夺战败国,使自己活得最大的利益。

(3)在严惩战败国的同时适当的手下留情,从而使战败国尤其是德国成为日后反苏反共的屏障。

(4)在处理战败国的领土问题方面有限的承认民族自决权,重建和建立一批民族国家。

(5)建立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法准则和超国家的常设国际组织,以保护战胜国的既得利益,维护主要根据战胜国的意志而建立的战后国际政治新秩序。

14.简介“布拉格之春”

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的国内改革运动。是1968年1月5日开始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内的一场政治民主化运动。这场运动直到当年8月20日苏联及华约成员国武装入侵捷克才告终。杜布切克在国内政治改革的过程中,提出了“带有人性面孔的社会主义”,这个方案并不像1956年匈牙利的改革一样,完全抛弃了旧有的传统。然而,苏联依然将这视为对其领导地位的挑战,也是对于东欧地区政治稳定的一种威胁。捷克斯洛伐克的这段民主化进程,在8月20日深夜开始的20万华约成员国军队和5000辆坦克的武装入侵后宣告失败。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运动受到了当时苏联、保加利亚、民主德国、匈牙利和波兰的干预和武装干预。改革以失败而告终。

四、论述题

17.在西方,第12—13世纪曾有“十字军时代”之称,请评述十字军运动的影响。

(一)原因。(1)由于城市的兴起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西欧封建主对商品和货币的需求越来越高,仅靠固定的封建地租的收入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奢侈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世袭领地制的确立,为了防止领地的分割,西欧大多实行长子继承制,幼子不能继承领地,成为无地的骑士贵族,加上西欧人口的增长、封建战争和灾荒等原因,造成西欧社会危机。(2)罗马教廷和西欧教会的怂恿。他们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又向往扩大西方教会的势力,企图把东方正教教会置于罗马的控制之下,同时梦想从伊斯兰教徒手中夺回失去的地盘。西欧商人,尤其威尼斯、热那亚、比萨等意大利城市的商人,企图从阿拉伯人和拜占庭人手中夺取地中海东部地区的贸易港口和市场,垄断地中海贸易,因而积极支持十字军向东扩张。(3)11世纪,近东各国政治形势的变化,为十字军东征造成了客观条件。1071年,塞尔柱突厥人占领基督教的发源地耶路撒冷。1091年,一支突厥人准备进攻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帝国危在旦夕。走投无路的皇帝阿历克塞一世(1081-1118年)不得不向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求援。拜占庭帝国的困境,终于成为西欧封建主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1088-1099年)在法国的克勒芒宗教大会上号召组织十字军。

2014河北师范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插图
(二)影响。(1)对东方人民来说,十字军东征无疑是一场浩劫,它破坏了生产力,摧残了文化,洗劫了许多城市和乡村,断送了无数人的宝贵生命,严重地阻碍了近东各国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使欧洲的广大劳动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牺牲,成千上万的人死于非命。(2)十字军东征,打破了拜占庭和阿拉伯商人在东方贸易中的垄断地位,西欧商人特别是意大利北部和西部地中海的一些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马赛、巴塞罗那等),取得了地中海的商业霸权。(3)十字军东征,对西欧 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一部分封建主在东征战争中由于死亡或失败而消耗了力量,而城市却在贸易增长的刺激下得到较快的发展,提高了城市市民的地位,从而导致等级议会君主制的产生。在城市市民的支持下,王权日益加强起来,进而为西欧各国消除封建割据,实现政治统一创造了条件。(4)十字军东征的失败,大大降低了教会威信,教皇权力走向衰落。十字军东征以后,作为欧洲文化中心的拜占庭已失去昔日的繁荣,而西欧人却从拜占庭人和阿拉伯那里获得许多科学知识和文化素养。

18.“16世纪期间,属于欧洲旧社会的一切因素和特点转化为两大事实:自由探索和中央集权。前者盛行于教士之中,后者在世俗人间。心灵的解放和纯君主制同时在欧洲旗开得胜。”但是,“两种原则早晚会发生斗争,这不是意料之外的事”。论述中世纪的政教之争

中世纪西欧同时经历了封建化和基督教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法兰克王国历经几个世纪才最后完成的。其间,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展开了长期斗争,深刻影响了中世纪的西欧政治格局与社会结构。两者之间的关系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教会得到世俗王权的庇护。754年,教皇斯德望二世为丕平加冕。此时罗马教廷受到伦巴底人的武力威胁,为了报答教皇,754和756年,丕平两次出兵意大利打败伦巴底人,将夺得的拉温那到罗马之间的“五城区”赠给教皇。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二)教皇权势强硬阶段。843年《凡尔登条约》签订后,查理曼帝国分裂,西欧世俗王权衰落,这为教会权势的加强提供了难得的良机。10世纪,克吕尼修道院发起教会改革,即“格里哥利改革”,主张教权高于王权。1059年,教皇在拉特兰宫召开会议,规定教皇只能由掌管罗马近郊几个大教堂和教廷各部的枢机主教选举产生,禁止教士以任何方式从俗界接受教会职务。1075年,格里哥利七世召开宗教会议,规定世俗国王不得有主教授职权,随后发生的“卡诺莎事件”显示了教皇对王权的强硬态度。11世纪,教皇英诺森三世整顿和扩大教皇宫廷的机构,并改进教皇使节制度。1199年,英诺森三世曾向各地教会征税,教皇在全西欧范围内的征税权自此始,教皇的财政收入因此大有增加。英诺森三世还曾迫使英王约翰纳贡称臣,干预德国的皇位继承,教皇的权势达到顶点。

(三)教皇权力受到王权压制。14世纪,随着英法等国王权的逐渐加强,教皇权力开始受到王权的压制。法王腓力四世禁止法国教会和诸侯向教皇纳贡,并派人到意大利囚禁为此同法王发生激烈冲突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1305年选出的新教皇将教廷从罗马迁至靠近法国边界的阿维农,连他在内连续七任教皇都是法王控制下 的傀儡,都驻在阿维农,史称“阿维农之囚”。教皇权力受到王权的强力压制。

19.评析苏共二十大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影响

(一)主要内容。1956年2月14-24日,苏共召开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应邀列席大会的还有中国等55个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团。大会讨论了赫鲁晓夫所作的中央总结报告和关于1956-1960年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指示。分析了国内外形势,总结了十九大以后党的工作并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前景。赫鲁晓夫在总结报告中谈到国际形势时,提出了“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和平过渡”三个理论问题。这 部分论述很引人注目,后被人们称为“三和路线”。总结报告正式宣布,“坚决反对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精神不相容的个人崇拜”。大会最后一天深夜,赫鲁晓夫又突然召集内部会议,作了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该报告于6月4日被美国《纽约时报》全文发表,它由于通篇直接激烈谴责斯大林而震惊世界。大会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赫鲁晓夫当选中央第一书记。

(二)影响。苏共二十大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秘密报告虽然揭开了斯大林个人崇拜和苏联模式弊端的盖子,一定意义上有助于推动各国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但是实际结果却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关键在于斯大林问题提出方式的草率性和对斯大林功过评价的片面性。苏共在没有做好充分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的情况下抛出斯大林问题,传达的步骤之乱、范围之广和速度之快都脱离了人们的接受能力,事后又缺乏周全的解释和教育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严重的后遗症就是不言而喻的了。

2014河北师范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5世纪中叶罗马制定的第一部成文法典。该法典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因法律条文刻在十二铜表上,故名。法典规定,维护私有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权益,保护私有财产,严惩破坏私有权者。《十二铜表法》对贵族滥用权力作了一些限制,按律量刑,贵族不能再任意解释法律。该法典是后世罗马法的渊源,对于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法学也有重要影响。

2.汉萨同盟

德意志北部沿海城市为保护其贸易利益而结成的商业同盟。汉萨一词日耳曼语原意为集团。同盟形成于1356年,中心在吕贝克。从12世纪起,北德意志商人为了同英国、佛兰德进行贸易,曾组织“科隆汉萨”和“汉堡汉萨”。约12世纪中叶~13世纪中叶,德意志莱茵河流域的贸易活跃,对外贸易重心逐渐扩大到波罗的海地区。13世纪80年代,莱茵地区各商人组织互相合作以维护共同的利益,并与吕贝克及其他控制波罗的海贸易的北德城市结成同盟,防御劫匪和海盗,确保贸易安全 。

3.应仁之乱

日本历史上的一次内战。室町幕府建立后,由于将军权力软弱,无力控制守护大名,守护大名之间为争夺权势和土地不断进行封建混战。1467年(应仁元年),因为第八代将军的继嗣问题,爆发了一场全国性的大混战,参与内战的武士达20多万人,几乎所有的守护大名都参与了战争,混战持续了10年之久,京都被化为一片焦土。这场内战,史称“应仁之乱”。“应仁之乱”开创了日本历史的一个新的时代,即“战国时代”。

4.社会达尔文主义

社会达尔文主义是指由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派生出来的西方社会学流派。主张用达尔文的生存竞争与自然选择的观点来解释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人类之间的关系。认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现象存在于人类社会。因此,只有强者才能生存,弱者只能遭受灭亡的命运。其代表人物斯宾塞认为。社会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协调也是由能量均衡原则来调节的。它表现为社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与斗争。人类社会只有在这种适应与斗争中才能进步。因此,生存竞争构成了社会进化的基本动因。

5.八九年原则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所确立的资本主义基本原则。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诸多政治理念在1789年制宪议会通过的《人权宣言》中得以确立,包括自由、平等、法治、主权在民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这些原则被称为八九年原则。在君主立宪派领导时期所通过的立法和施行的政策,基本上是以这些原则为指导的。八九年原则是改造封建社会,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指针。

6.凯恩斯主义

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创立的经济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凯恩斯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赤字财政,刺激经济,维持繁荣。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指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观点上。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指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凯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

8.纳尔逊·曼德拉

南非黑人解放运动领袖,南非第一任黑人总统。1918年生于特兰斯凯,酋长之子。1951年任非洲人国民大会青年联盟主席。1961年创建军事组织——民族之矛,此后开展秘密武装斗争,被非洲人国民大会任命为全国执行委员会委员、非洲之矛总司令。1963年以“阴谋暴力推翻政府”的罪名被种族主义当局判处终身监禁。1990年2月11日南非当局被迫释放曼德拉。1994年至1999年间任南非总统,是第一个由全面代议制民主选举选出的南非元首。他任内致力于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和实现种族和解,消除贫困和不公。1993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二、简答题

9.简介封建庄园制

(1)9-13世纪是封建庄园兴盛时期。典型的庄园采用劳役地租的剥削方式,庄园的土地划分成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两部分。领主自营地主要由服劳役的封建依附农民耕种,自营地上的收获全归封建主,农奴靠耕种自己的份地维持生活。农奴份地的所有权也归封建主,农奴子弟继承份地要向封建主交纳继承金。典型的庄园主要集中在法国中部和英格兰,13世纪成为庄园直接经营的兴盛时期。

10.简介德意志统一的历史过程

(一)背景。统一前的德意志四分五裂。不同的邦有不同的国籍法,这大大限制了邦与邦之间人口的自由流动;各邦不同的货币、不同的度量衡制度和不同的工商业法律阻碍着商品的流通;由于诸邦林立,缺乏集中而强大的国家政权去保护海外贸易;更重要的是,国家分裂阻碍德意志开拓海外市场,建立海外殖民地。

(二)过程。德意志统一是由普鲁士发动二次战争完成的。第一次是1864年进 行的对丹麦的战争。1864年,普奥结成同盟,发动对丹麦的战争,丹麦很快战败议 和。根据10月签订的《维也纳和约》,丹麦把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施泰因割让给普奥 两国。第二次是普奧战争。普鲁士于1866年挑起了对奥战争。据8月签订的《布拉格和约》,奥地利退出德意志邦联并宣布解散邦联;承认普鲁士有权在美因河以北建立北德意志联邦;承认普鲁士占有荷尔施泰因和吞并在战争中协助奥地利的汉诺威、黑森与法兰克福自由市;奥地利将威尼斯归还意大利。普奥战争是俾斯麦统一德国道路上的关键性步骤。1867年,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联邦宣告成立。第三次是普法战争。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9月双方在色当会战,法军大败,被迫投降。1870年11月,代表北德联邦的俾斯麦与南德四邦政府之间缔结了联合的条约,南德四邦正式与北德联邦合并,成立“德意志帝国”。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正式即位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统一终于完成。

(三)影响。德国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状态,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此后,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跨入了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统一后的德国成为欧洲和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强国,这导致了国际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由于德国的统一是由 普鲁士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的,统一后的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君主制 度、官僚警察制度和军国主义传统,容克阶级的社会政治经济势力原封不动地被保 存下来,这些封建残余使德国成为欧洲最富于侵略性的国家。

11.简介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贡献及局限

贡献。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无情的揭露。并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种种弊病进行了分析,力图找出资本主义罪恶的根源。 他们对未来的理想社会也提出了一些积极的主张和天才的设想。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料。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之一。

缺陷。它既不会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奴隶制的本质,又不会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不会找到能够成为新社会的创造者的社会力量。空想社会主义的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12.简介18世纪启蒙运动

18世纪全欧性的思想运动,是文艺复兴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的继续和发展,并带有明确的政治革命的性质。启蒙知识分子崇尚理性,认为要用建立在理性之上的科学文化知识去启迪人们摆脱愚味。

(一)背景。(1)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强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但是封建专制制度是他们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为了推翻旧制度,资产阶级必须制造舆论。(2)在17-18世纪,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二)思想主张。启蒙运动开始于英国,逐渐扩展到法国、德国以及全欧洲。启蒙运动思想家们反对上帝和宗教迷信,批判中世纪的经院哲学;经济上主张以自由放任对抗封建官僚机构的束缚,政治上以社会契约论否定王权神授,主张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或民主共和政体,限制王权,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提倡法治,反对人治。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洛克、霍布斯等,法国的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德国的席勒、歌德等。

(三)历史意义。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是世界近代史上的两大思想运动,它们为新兴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上的准备。如果说文艺复兴所反对的是天主教神学思想,所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的话,那么启蒙运动所反对的是封建专制主义,所追求的是自由平等。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宣传的带有辩证法因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解放思想并敢于否定一切腐朽事物的勇敢精神,保障人权和实行法治的主张,崇尚知识、提倡科学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理性社会的种种设想,都已超出了国界,跨越了时代,有着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些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同时,他们卓越的见解也为法国大革命和随后而来的欧洲革命高潮奠定了思想基础。

13.简介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战后世界安排的共识

(1)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战前世界格局所造成的一系列变化与冲击,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主要战胜国的政治家们,使他们对战后世界的安排达成了一些共识。

(2)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都要求战败国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并对他们再战争中对协约国造成的全部损失进行赔偿,从而使战胜国可以堂而皇之的掠夺战败国,使自己活得最大的利益。

(3)在严惩战败国的同时适当的手下留情,从而使战败国尤其是德国成为日后反苏反共的屏障。

(4)在处理战败国的领土问题方面有限的承认民族自决权,重建和建立一批民族国家。

(5)建立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法准则和超国家的常设国际组织,以保护战胜国的既得利益,维护主要根据战胜国的意志而建立的战后国际政治新秩序。

14.简介“布拉格之春”

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的国内改革运动。是1968年1月5日开始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内的一场政治民主化运动。这场运动直到当年8月20日苏联及华约成员国武装入侵捷克才告终。杜布切克在国内政治改革的过程中,提出了“带有人性面孔的社会主义”,这个方案并不像1956年匈牙利的改革一样,完全抛弃了旧有的传统。然而,苏联依然将这视为对其领导地位的挑战,也是对于东欧地区政治稳定的一种威胁。捷克斯洛伐克的这段民主化进程,在8月20日深夜开始的20万华约成员国军队和5000辆坦克的武装入侵后宣告失败。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运动受到了当时苏联、保加利亚、民主德国、匈牙利和波兰的干预和武装干预。改革以失败而告终。

四、论述题

17.在西方,第12—13世纪曾有“十字军时代”之称,请评述十字军运动的影响。

(一)原因。(1)由于城市的兴起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西欧封建主对商品和货币的需求越来越高,仅靠固定的封建地租的收入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奢侈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世袭领地制的确立,为了防止领地的分割,西欧大多实行长子继承制,幼子不能继承领地,成为无地的骑士贵族,加上西欧人口的增长、封建战争和灾荒等原因,造成西欧社会危机。(2)罗马教廷和西欧教会的怂恿。他们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又向往扩大西方教会的势力,企图把东方正教教会置于罗马的控制之下,同时梦想从伊斯兰教徒手中夺回失去的地盘。西欧商人,尤其威尼斯、热那亚、比萨等意大利城市的商人,企图从阿拉伯人和拜占庭人手中夺取地中海东部地区的贸易港口和市场,垄断地中海贸易,因而积极支持十字军向东扩张。(3)11世纪,近东各国政治形势的变化,为十字军东征造成了客观条件。1071年,塞尔柱突厥人占领基督教的发源地耶路撒冷。1091年,一支突厥人准备进攻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帝国危在旦夕。走投无路的皇帝阿历克塞一世(1081-1118年)不得不向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求援。拜占庭帝国的困境,终于成为西欧封建主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1088-1099年)在法国的克勒芒宗教大会上号召组织十字军。

(二)影响。(1)对东方人民来说,十字军东征无疑是一场浩劫,它破坏了生产力,摧残了文化,洗劫了许多城市和乡村,断送了无数人的宝贵生命,严重地阻碍了近东各国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使欧洲的广大劳动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牺牲,成千上万的人死于非命。(2)十字军东征,打破了拜占庭和阿拉伯商人在东方贸易中的垄断地位,西欧商人特别是意大利北部和西部地中海的一些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马赛、巴塞罗那等),取得了地中海的商业霸权。(3)十字军东征,对西欧 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一部分封建主在东征战争中由于死亡或失败而消耗了力量,而城市却在贸易增长的刺激下得到较快的发展,提高了城市市民的地位,从而导致等级议会君主制的产生。在城市市民的支持下,王权日益加强起来,进而为西欧各国消除封建割据,实现政治统一创造了条件。(4)十字军东征的失败,大大降低了教会威信,教皇权力走向衰落。十字军东征以后,作为欧洲文化中心的拜占庭已失去昔日的繁荣,而西欧人却从拜占庭人和阿拉伯那里获得许多科学知识和文化素养。

18.“16世纪期间,属于欧洲旧社会的一切因素和特点转化为两大事实:自由探索和中央集权。前者盛行于教士之中,后者在世俗人间。心灵的解放和纯君主制同时在欧洲旗开得胜。”但是,“两种原则早晚会发生斗争,这不是意料之外的事”。论述中世纪的政教之争

中世纪西欧同时经历了封建化和基督教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法兰克王国历经几个世纪才最后完成的。其间,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展开了长期斗争,深刻影响了中世纪的西欧政治格局与社会结构。两者之间的关系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教会得到世俗王权的庇护。754年,教皇斯德望二世为丕平加冕。此时罗马教廷受到伦巴底人的武力威胁,为了报答教皇,754和756年,丕平两次出兵意大利打败伦巴底人,将夺得的拉温那到罗马之间的“五城区”赠给教皇。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二)教皇权势强硬阶段。843年《凡尔登条约》签订后,查理曼帝国分裂,西欧世俗王权衰落,这为教会权势的加强提供了难得的良机。10世纪,克吕尼修道院发起教会改革,即“格里哥利改革”,主张教权高于王权。1059年,教皇在拉特兰宫召开会议,规定教皇只能由掌管罗马近郊几个大教堂和教廷各部的枢机主教选举产生,禁止教士以任何方式从俗界接受教会职务。1075年,格里哥利七世召开宗教会议,规定世俗国王不得有主教授职权,随后发生的“卡诺莎事件”显示了教皇对王权的强硬态度。11世纪,教皇英诺森三世整顿和扩大教皇宫廷的机构,并改进教皇使节制度。1199年,英诺森三世曾向各地教会征税,教皇在全西欧范围内的征税权自此始,教皇的财政收入因此大有增加。英诺森三世还曾迫使英王约翰纳贡称臣,干预德国的皇位继承,教皇的权势达到顶点。

(三)教皇权力受到王权压制。14世纪,随着英法等国王权的逐渐加强,教皇权力开始受到王权的压制。法王腓力四世禁止法国教会和诸侯向教皇纳贡,并派人到意大利囚禁为此同法王发生激烈冲突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1305年选出的新教皇将教廷从罗马迁至靠近法国边界的阿维农,连他在内连续七任教皇都是法王控制下 的傀儡,都驻在阿维农,史称“阿维农之囚”。教皇权力受到王权的强力压制。

19.评析苏共二十大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影响

(一)主要内容。1956年2月14-24日,苏共召开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应邀列席大会的还有中国等55个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团。大会讨论了赫鲁晓夫所作的中央总结报告和关于1956-1960年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指示。分析了国内外形势,总结了十九大以后党的工作并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前景。赫鲁晓夫在总结报告中谈到国际形势时,提出了“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和平过渡”三个理论问题。这 部分论述很引人注目,后被人们称为“三和路线”。总结报告正式宣布,“坚决反对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精神不相容的个人崇拜”。大会最后一天深夜,赫鲁晓夫又突然召集内部会议,作了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该报告于6月4日被美国《纽约时报》全文发表,它由于通篇直接激烈谴责斯大林而震惊世界。大会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赫鲁晓夫当选中央第一书记。

(二)影响。苏共二十大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秘密报告虽然揭开了斯大林个人崇拜和苏联模式弊端的盖子,一定意义上有助于推动各国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但是实际结果却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关键在于斯大林问题提出方式的草率性和对斯大林功过评价的片面性。苏共在没有做好充分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的情况下抛出斯大林问题,传达的步骤之乱、范围之广和速度之快都脱离了人们的接受能力,事后又缺乏周全的解释和教育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严重的后遗症就是不言而喻的了。

?????

LEAVE A RESPONSE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Related Posts

|京ICP备18012533号-326